操作系统(第二章)——思维导图总结
文章目录第二章2.1_1_进程的概念、组成、特征2.1_3_进程控制2.1_4_进程通信2.1_5_线程的概念与特点2.1_6_线程的实现方式和多线程模型2.2_1_处理机调度的概念、层次2.2_2_进程调度的时机、切换与过程、方式2.2_3_调度算法的评价指标2.2_4_调度算法:先来先服务、最短作业优先、最高响应比优先2.3_3_进程互斥的硬件实现方法2.3_4_信号量机制2.3_5_用信号量
·
文章目录
- 第二章
- 2.1_1_进程的概念、组成、特征
- 2.1_3_进程控制
- 2.1_4_进程通信
- 2.1_5_线程的概念与特点
- 2.1_6_线程的实现方式和多线程模型
- 2.2_1_处理机调度的概念、层次
- 2.2_2_进程调度的时机、切换与过程、方式
- 2.2_3_调度算法的评价指标
- 2.2_4_调度算法:先来先服务、最短作业优先、最高响应比优先
- 2.3_3_进程互斥的硬件实现方法
- 2.3_4_信号量机制
- 2.3_5_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、同步、前驱关系
- 2.3_6_生产者-消费者问题
- 2.3_7_多生产者-多消费者
- 2.3_8_吸烟者问题
- 2.3_9_读者-写者问题
- 2.3_10_哲学家进餐问题
- 2.3_11_管程
- 2.4_2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预防死锁
- 2.4_3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避免死锁
- 2.4_4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死锁的检测与解除
- 练习题(pv操作、银行家算法)
第二章
2.1_1_进程的概念、组成、特征
2.1_3_进程控制
2.1_4_进程通信
2.1_5_线程的概念与特点
2.1_6_线程的实现方式和多线程模型
2.2_1_处理机调度的概念、层次
2.2_2_进程调度的时机、切换与过程、方式
2.2_3_调度算法的评价指标
2.2_4_调度算法:先来先服务、最短作业优先、最高响应比优先
2.3_3_进程互斥的硬件实现方法
2.3_4_信号量机制
2.3_5_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、同步、前驱关系
2.3_6_生产者-消费者问题
2.3_7_多生产者-多消费者
2.3_8_吸烟者问题
2.3_9_读者-写者问题
2.3_10_哲学家进餐问题
2.3_11_管程
2.4_2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预防死锁
2.4_3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避免死锁
2.4_4_死锁的处理策略—死锁的检测与解除
练习题(pv操作、银行家算法)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
您需要登录才能发言
查看更多评论